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>正文

耄耋教授将中国古地理学推向世界

2022年9月02日 16:53:56     责任编辑:

  冯增昭,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地球科学学院教授。冯增昭是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开拓者,在退休之后20多年间,他退休不退志,离岗不离学,执著于提升中国古地理学的研究水平,把这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推向世界,先后创办两份高水平学术期刊,筹办了两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,更发起成立了两大学术组织,被誉为地学领域的“不老松”。,  冯增昭读中学时立志要“找矿救国”,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,毅然投身地质事业。毕业后,他踏遍祖国的山川研究中国沉积学和古地理学。他将国外碳酸盐岩岩石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中国,他翻译的《石灰岩类型的划分》揭开了中国碳酸盐岩研究的新篇章,还写出了第一部全国范围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学专著《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》。,  从北京石油学院到华东石油学院再到中国石油大学,冯增昭三尺讲台一站就是大半生,培养了一大批地学英才。,  为了建立中国岩相古地理学理论并绘制《中国岩相古地理图集》,他带领学生开展野外踏勘,睡马棚、住通铺,人送外号“冯铁腿”。几年之内,他完成《沉积岩成因》等译著270余万字,为我国沉积学尤其是碳酸盐岩沉积学的快速崛起,做了开创性工作。编制的华北、新疆、滇黔桂等地区的定量岩相古地理图,促进了我国古地理学向定量阶段的发展,指导和预测了一批大型油气田的发现。,  退休之后,冯增昭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学术道路的新征程。1999年,冯增昭作为主编,创办《古地理学报》,目前已经成为地学领域的权威期刊。2012年7月,已经86岁的冯增昭又力推期刊的国际化,出版《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》(《古地理学报》(英文版)),使中国古地理学的创新和发现有了走向世界的通途,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古地理学的交流与发展。,  自2013年起,他亲力亲为组织召开五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。2022年7月16日,他倡导发起的国际古地理学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,成为我国成立的首个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,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新平台,为我国及世界古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带来新动能。 文/本报记者 王薇,  其他上榜人物,  王龙:男,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经纪人。今年6月3日王龙带孩子在河边玩,听有人呼救立即抱起孩子奔去,见两个少年已被急流冲走随即下水施救。救出一个后他已体力不支,但不顾危险返身又游向下游,把另一少年救起推到岸边。救人后,王龙带自己孩子没走出百米即瘫倒在地,昏迷3小时才恢复意识。,  郭秀芝:女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义务讲解志愿者。失聪数十年靠助听器交流的郭秀芝,2014年起成为助盲志愿者,到盲文图书馆为盲人倒水买饭朗读文艺作品、带他们参观演出接送站,疫情期间为盲人在线读书。同年她还加入了抗战纪念馆讲解团队,饱含深情的讲解感染了无数人,在助听器突发故障时也能顺利讲完全程。在全国听障朗诵大赛中她获成人组第一名。,  郭丽:女,北京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部党支部书记。郭丽率团队聚焦农产品保供等领域,创新研发出5大类20款乡村振兴配套产品,推动投放贷款5000亿元解决三农发展资金,她与市农业农村局、团市委等签订战略协议合力支农,2021信贷直通车业务全市第一。她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建设、薄弱村帮扶专项行动,促成对延庆、保定、鄂伦春捐赠扶贫助学资金。,  谢书华:女,怀柔区汤河口镇庄户沟门村村民。谢书华的公公患小脑萎缩十几年,砸坏物品不计其数,她还被打伤到头皮血肿。为防夜间摔伤,近9年来她与公婆同住一铺炕上,清晨为公公更换尿裤衣物、清理被单、洗脸喂饭,再背公公到院子里晒太阳。几年前婆婆患病医院让准备后事,她每天做五六顿饭细心照料,如今婆婆康复身体硬朗。 文/本报记者 王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