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>正文

从“大胆”传承到“奇巧”创新——她们见证豫剧在台湾70年发展历史

2023年4月14日 20:44:40     责任编辑:

  新华社台北4月13日电(记者黄扬、章利新)梆子声起,乐曲激荡。位于台北的台湾戏曲中心里,台湾豫剧团的演员接连登台为戏迷演示唱腔。,  “唱得中不中?”主持人问道。“中!”观众用河南话高声叫好。,  台湾豫剧名角王海玲此刻身在观众席中,一袭素雅纱衣,满面春风地为台上后辈鼓掌喝彩。,  “大胆”传承,  “从我的老师张岫云算起,豫剧在台湾经历70年,传承四代人。”王海玲说。,  20世纪50年代,豫剧演员张岫云率团在高雄左营落地生根。1959年,当时仅7岁的王海玲因机缘巧合,加入了台湾豫剧团的前身“飞马豫剧队”。作为张岫云亲传弟子,她时常听老师回忆剧团成立之初的时光。,  王海玲印象尤深的是,老师说起在金门演出时,胡琴一响,观众便开始鼓掌,“好多阿兵哥听见乡音,眼泪就掉了下来”。后来,王海玲到世界各地公演,当地侨胞看到剧团,如见亲人般激动。那一刻,她“忽然理解了老兵们的乡愁”。,  早先,为保证原汁原味,学员听着大陆的豫剧唱片学习唱腔。尽管多数唱片只有唱段,但能听到来自豫剧家乡的声音,已是十分珍贵。,  团员们依照唱段推想剧情、编排剧本。如何把人物演活演好,全靠演员自己体悟。王海玲年纪虽小,却敢想敢为、敢唱敢演,因此被团员称作“王大胆”。她照着剧本想象人物反应,反复听唱片,从配乐唱腔里揣摩人物情感、设计舞台表演。她尤其钟爱豫剧名家常香玉、崔兰田的唱段,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凭着这套方法,王海玲积累了信心,也探索出别具特色的表演风格。,  “不论生旦净末丑,也不管文戏武戏,我都尝试,都能演。”王海玲说。编剧施如芳赞叹说,什么样的剧,王海玲都敢挑战。,  几十年艺术生涯里,王海玲演绎过上百出剧目里的各类角色,成就台湾豫剧史上一抹绚烂多姿的靓丽风景。,  女承母业,  光阴荏苒,曾经的小学徒“王大胆”已从剧团退休。王海玲将更多时间投入豫剧的弘扬传承,为新生代演员做“绿叶”。剧团专门筹划“王海玲经典传承计划”,筛选经典剧目,改编之后排演。,  “这个计划是为了把精华留存下来。”王海玲希望新生代演员在老戏中获得历练,把唱念做打基本功练扎实。,  1998年第一次到河南公演后,王海玲时常赴大陆交流,与豫剧名家切磋技艺。,  随着两岸豫剧交流增加,豫台两地建立了互派戏剧人才培训计划。河南省选派人才赴台,与台湾豫剧团协力打造精品剧目,同时交流学习剧场营销经验;台湾豫剧团则选派年轻演员到河南学习舞台表演、唱腔设计等。,  在传承计划滋养下,台湾豫剧团涌现出一批能挑大梁的青年演员,王海玲的大女儿刘建华便是其中之一。,  2005年考入台湾豫剧团以来,刘建华陆续担纲过数十部作品的主要角色,广受戏迷喜爱。,  “我喝着豫剧的奶水、淋着歌仔戏的雨水长大。”曾长期接受闽南歌仔戏训练的刘建华认为,豫剧在台湾70年,孕育出新特色,也有助歌仔戏发展。,  在台湾,像刘建华这样“剧种跨界”的年轻人渐渐增加。如今,不少歌仔戏的学生会与台湾豫剧团一同排演豫剧剧目,从中汲取舞台表演、器乐演奏的经验。例如5月将上演的武侠豫剧大戏《镖客》,就有台湾戏曲学院歌仔戏班学员参与。有台湾学者表示,很多歌仔戏传人的戏曲艺术功底、知识涵养,都得益于豫剧团的浸润。,  “奇巧”创新,  说起女儿刘建华、刘建帼,王海玲笑称,她们“打娘胎起就听豫剧,出生便带着戏曲DNA”。,  两姐妹从小热爱传统戏曲,常向周围人推广豫剧,但发现不少人出于刻板印象,对豫剧有距离感。“让更多人喜爱豫剧”,成为她们的共同心愿。两人都放弃了在外人看来更为优渥的工作,投入戏曲领域。,  2004年,两人共同成立“奇巧剧团”。剧团注重在创作上发挥巧思奇想,曾将《西游记》与《木偶奇遇记》相结合设计儿童剧,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唱念做打。,  “奇巧剧团”还尝试不同剧种融合“混搭”,最常见的就是豫剧与歌仔戏。这些剧目在岛内受到欢迎,还通过两岸交流契机登上大陆舞台。,  “社会在变,世界在变,我们要跟着一起往前。”姐妹俩告诉记者,如今豫剧需要走入市场面对各类艺术形式的挑战,创新是必然选择。,  近年来,台湾豫剧团尝试以传统与创新双轨并行的方式发展,每年除上演经典剧目外,也会推出一两部创新剧目,种类包括乡土剧、儿童剧等。,  “豫剧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,自有其艺术高度。”刘建华说,“好的艺术自然能够吸引观众。我们希望,用创新拉近豫剧与大众的距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