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>正文

“王派”传人以经典剧目致敬永远的“林妹妹”

2022年9月22日 21:13:30     责任编辑:

  本报讯(记者王筱丽)“我失骄杨君失柳,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……”前晚,在学生们的深情演绎下,越剧“王派”创始人王文娟生前最后创作的《蝶恋花·答李淑一》拉开了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”——纪念越剧宗师王文娟专场演出的序幕。全国30余位“王派”嫡传弟子和再传弟子相聚在宛平剧院,为沪上观众带来包括《投军别窑》《白毛女》《慧梅》《女飞行员》等一批久违舞台的“王派”经典剧目,共叙缅怀之情的同时,也彰显“王派”艺术的生生不息。,  为了这次演出,“王派”名家单仰萍首次学习了王文娟的“开蒙戏”——《投军别窑》,她跟着旧录音学习老腔老调。“老师是深藏在我们心底的骄傲,这次系列演出让我们得以回顾她的辉煌。”。据记载,1938年,12岁的王文娟来到了上海,师从表姐、有着“越剧皇帝”之称的竺素娥,她教王文娟的第一出戏便是《投军别窑》。此后,王文娟又和老师有了第一次合作——《贩马记》。当熟悉的鼓板胡琴声响起,戏迷仿佛又看到那个稚嫩的少女从舞台深处走来。,  “我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天资的,就是肯下苦功夫、笨功夫,所以才有今天。”王文娟谦逊的表述是她对人生格言“台上演戏要复杂些,台下做人要简单点”的践行。跟随87版电视连续剧《红楼梦》中“贾宝玉”扮演者欧阳奋强的现场讲述,观众们一起走进了王文娟的艺术人生——在几十年的越剧生涯中,王文娟在传统戏曲表演基础上博采众长、融会贯通,成功吸收话剧、电影表演的技巧,凸显了新越剧“心理写实”的艺术特点。她善于把多种曲调和多种板式融为一体,塑造了200多个个性鲜明的舞台艺术形象,如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、《追鱼》中的鲤鱼精、《孟丽君》中的孟丽君、《则天皇帝》中的武则天、《忠魂曲》中的杨开慧、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等,被誉为善于塑造人物的“性格演员”。,  回忆起恩师,89岁高龄的“活紫鹃”孟莉英难掩泪水。在昨晚的演出中,她献唱了《红楼梦·劝黛》一折。“这折戏演得很少,但老师十分钟爱。”她告诉记者,《红楼梦》中的林黛玉是“王派”艺术的集大成者,也是王文娟艺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王文娟通过丰富的演唱手段,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角色复杂的内心世界,让越剧电影《红楼梦》成为一代人脑海深处的记忆,不少人对于《红楼梦》的认识也是从越剧开始的。可以说,戏曲舞台上的林妹妹让越剧《红楼梦》的意义超越了一部戏、一个剧种。,  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,似一朵轻云刚出岫。”演出结尾,清脆稚嫩的童声唱起熟悉的旋律,正是“王派”艺术薪火相传、越剧之花常开不衰的最佳象征。作为系列演出的组成部分,上海越剧院近期复排剧目《春香传》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型宫闱喜剧《孟丽君》将于今明两天在宛平剧院上演。